历史没有如果,但演义,恰恰是无数个如果构成。
与上一章李瑁奇迹般成功不同,这本书最初设定的两百万字以上的结局是这样的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……
东宫集团至此全部覆灭。
李林甫额头上青筋突突地在跳,他作为最想扳倒东宫集团的人,此刻心里却没有一丝快意,反而沉重无比。
李隆基看了一眼三个人的尸体,又看看了跪了一地的龙武叛军,看看麻木站着的禁军。
他已经从李亨临死爆发的惊人攻击中清醒过来。
其实早在陈玄礼被射杀的那一刻,他就知道外面的叛军肯定是败了,否则那人不会跳出来救驾。
李隆基整了整衣冠,吩咐道:“高将军去收拢一下羽林军和龙武军,右相带骁卫和金吾卫去城门口迎接勤王部队,只让他们主帅进城觐见。”
半个时辰后,兴庆殿上。
安排好王忠嗣藏匿的李瑁,和迎他回城的李林甫,再加上高力士一道,在御前把整件事梳理了个七七八八。
李隆基对干儿子王忠嗣的背叛大发雷霆,对亲儿子李瑁的勤王大加赞誉。
先前因为李林甫的及时出现和阻拦,关中军得知李隆基已经安全后,李瑁便再无理由把兵马带进长安。
但同样的,李隆基也没法指摘李瑁矫诏调兵的过错,反而只能褒奖。
毕竟所有人,包括城外的关中军,都知道是李瑁挽救了整个局面。
因此最后重点便落在对李瑁要如何褒奖,才对得起他这泼天的功劳。
李瑁知道关中军很快会各回各营,必须利用这次机会离开长安才有生路,于是主动请求外放锻炼,希望能领王忠嗣空出来的朔方节度使。
但在李林甫的极力劝说下,李隆基不顾高力士的反对,决定册封李瑁为太子,并同意外放锻炼,但不是朔方,而是领安西节度副使,先学习。
转头李林甫就在李隆基的授意下,让夫蒙灵察安排了一队“吐蕃骑兵”埋伏在李瑁的西行路线上。
然而夫蒙灵察虽然特意调开了认识李瑁的郭子仪,却不知道手下有军官认得李瑁身上那块宁王李宪的令牌。
李瑁逃出生天后,在安西架空了夫蒙灵察。
掌控军政大权后,他逐步控制了西北四镇,同时支持苏拉泽爬上了吐蕃高位。
之后他支持杨国忠斗倒李林甫,又与杨国忠一道打压安禄山,最终成功撺掇只有两镇的安禄山起兵。
再后来便是在李隆基西逃剑南的路上设伏,达成“请陛下殡天”的成就,并亲自兵临长安登基,顺手平定了杂胡。
最后的最后,对外收编苏拉泽的吐蕃和突厥所部,对内打击豪强,改革军政,重振天朝雄风。
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以上是被切掉的结局。没办法,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,不太懂要设定爽点和拉期待感,自以为把握好戏剧张力和情节推进即可,甚至连个普通一点的金手指都没有给主角配置。
直到现实再次打脸,不得不认真思考主编大大一再批判的问题,决定下一本好好改进。
因此趁着这本书的第一个大高潮期间,临时给主角开了一个运气 100的金手指,快速推进到结局,完成全书标题的实现和逻辑上的简单闭环。
当然细心且耐心的书友肯定会发现,前面那么多章埋下的一些伏笔,就此断了线,这也是挺让人难受的。
但为了写出更好的故事,这里必须有个取舍,因此向所有支持猴子,追读、订阅、打赏、投月票的书友们说一声抱歉。新书出来后会再发单章说明。
以上。拜谢!
《大唐李瑁:请陛下殡天》无错章节将持续在私塾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私塾网!
喜欢大唐李瑁:请陛下殡天请大家收藏:(www.4shuwangba.com)大唐李瑁:请陛下殡天私塾网更新速度最快。